document.write('
')发布:2022-01-14 13:09:22 来源:tzgh.org 作者:泰州新闻网 112次
耶伦日前表示,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导致美国物价上涨,降低关税可能有助于缓解通货膨胀压力
美国二战后经历了7轮通胀,目前的通胀已经使71%的低收入家庭遭遇财务困难。图为卖家大力推销圣诞礼品,但少人问津。摄/《财经》(博客,微博)记者金焱
文 |《财经》特派记者 金焱 发自华盛顿
编辑 | 苏琦
美国劳工部本月早些时候公布的数据显示,10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(CPI)飙升6.2%,为31年以来最大涨幅。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是推高通胀的主因。随着经济走出封锁,供应链面临压力,能源、原材料和运输价格飙升。
过去一年,汽油价格飙升了50%,能源价格大涨30%,二手车大涨26.4%,火腿价格上涨20%,鸡蛋价格上涨近12%,汽油价格上涨50%,洗衣机和烘干机价格上涨15%……几乎所有的商品都在涨价。扣除通胀因素后,10月美国人的平均时薪实际上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.2%。
多位华尔街人士对《财经》记者指出,通胀飙升的背后是成本的上涨,要归因于供应链的问题和需求的快速增长。工资增长作为今年通胀的一个来源占比没有那么大,但随着劳动力持续短缺,这种情况可能会开始发生转变。
薪资通胀向消费端的传导在年初就已显现。2021年1月美国食品服务及饮酒场所员工的工资通胀已传导至4月的产品价格。薪资上涨的主要推手为劳动力短缺,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疫情后劳动参与率的下降,另一方面还有封锁政策导致的移民数量骤减。鉴于部分人永久地离开了就业市场,未来劳动参与率可能结构性下降,而受到疫情影响临时离开就业市场的劳动力以及移民的回归,取决于疫情的状况。
在南非变种毒株奥密克戎带来的不确定性下,弥补就业市场的缺口需要时间,招工难的持续下,2022年一季度美国薪资增速有可能依旧高于4%,持续推高通胀。
在高通胀持续之际,中国成为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。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日前表示,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导致美国物价上涨,降低关税可能有助于缓解通货膨胀压力。
12月2日耶伦在路透社举办的会议上表示,对每年价值数千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加征高达25%的关税“确实导致美国国内物价更高”。她表示,特朗普任内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一些关税“没有任何实质战略理由,却制造了麻烦”。耶伦表示,通过重启排除程序降低上述关税,可能有助于缓解通胀压力,“这也是我们正在努力的事情”。
上月底,美国前财政部长雅各布·卢同样表达通过取消对华商品加征关税缓解通胀压力的观点,认为加征关税并非处理美中贸易问题的有效方式。
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一份报告则显示,2021年初,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税率按贸易加权计算平均为19.3%,远高于2021年初的3.1%。
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报告认为,对华加征关税带来的额外成本90%以上由美国进口商承担。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,10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涨幅达6.2%,是1990年11月以来最大同比涨幅。纽约联邦储备银行(New York Federal Reserve Bank)的一份最新分析报告称,对进口产品征收更多关税不太可能令美国贸易逆差收窄,因为美国国内生产商可能面临更高的出口成本。
告别低通胀时代
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12月2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,45%的美国家庭遭遇不同程度财务困难,10%家庭认为财务困难已严重影响目前生活;低等收入家庭有71%因物价攀升遭遇财务困难,受通胀冲击最严重。在拥有高等教育文凭的调查对象中,受财务困难困扰的也占30%之多。
美国和欧洲的企业都表示11月的需求强劲,再加上零部件和劳动力持续短缺,已导致创纪录的价格上涨。在美国,抗疫限制措施的取消提振了企业的产出,特别是在服务行业。欧洲的企业也报告生产出现回升,尽管新冠病例的再度激增引发了对于重新实施限制举措的担忧。
美联储之前愿意容忍高通胀是认为通胀会很快消失。而随着通胀数据的迭创新高,需要重新审视应对策略。摄/《财经》记者金焱
根据IHS Markit对企业进行的调查,在美国和欧洲,强劲需求与供应短缺问题的叠加已导致企业成本和售价加速上升。IHS Markit的调查显示,随着企业继续将价格涨幅转嫁给客户,美国11月迄今的价格上涨幅度与10月的创纪录水平持平。在欧洲,价格创出近20年来最大涨幅。OECD表示,目前预计欧元区的通胀率将从1.9%升至2.7%。日本央行政策委员会成员安达诚司(Seiji Adachi)日前表示,在多年的物价持平之后,日本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可能性增加。